IUnknown:QueryInterface接口的作用(摘抄)


所有的COM类其实都继承了IUnknown。但是,我拿个IUnknown接口有毛用啊,我还是需要把它转为我的具体类才行。假设有个汽车类Car,它继承于ICar,像这样:

IUnknown* pUnk = NULL;

CreateCar(&pUnk);

ICar* pCar = (ICar*)pUnk;

这样,我们拿到ICar指针才有意义。

但是微软认为,直接由用户来转型是不安全的,比如,你怎么知道pUnk一定可以转成ICar*呢。除此之外,ICar这个类不具有唯一性,我们需要唯一的一个标识符来确定一个类,那么这个标识符就是GUID。类ID就叫作CLSID,接口ID就叫作IID。我们需要一个转型的函数叫QueryInterface。

QueryInterface作为IUnknown中的一个纯虚函数,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,判断自己能不能转成某个GUID所指向的类而已。如果不可以,则返回E_NOTIMPL

可以的话返回S_OK,并将转换后的指针作为参数返回,代码类似如下,可以体会一下:

public class Car : IUnknown, ICar
{
HRESULT QueryInterface(REFIID riid, void **ppvObject)
{
if (ISEQUAL_IID(riid, IID_ICar)) //riid和ICar的IID相同,说明可以转换成ICar
{
*ppvObject = static_cast<ICar*>(this);
return S_OK;
}
else if (ISEQUAL_IID(riid, IID_IUnknown))
{
*ppvObject = static_cast<IUnknown*>(this);
return S_OK;
}
return E_NOTIMPL;
}
}

一个真正的QueryInterface要做的事情还要多一点,如增加引用计数等,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
外部是这样调用:

ICar* pCar = NULL;

pUnk->QueryInterface(IID_ICar, (void**)&pCar);

这样,我们就从pUnk得到了个ICar*。

其实,这种写法,丑爆了。

IDL:
微软说我们的COM很NB,和语言是无关的!只要你按照我们的要求,建立一个接口,就可以实现COM。

但是,不同语言的语法不同,怎么才能有个通用的方案来定义接口呢,于是微软用了洪荒之力发明了一种语言,叫作IDL。

遵循IDL,就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生成不同代码,如我定义了一个整数,在Java中可能是double,在VB中可能是Integer,但是我只需要写一份IDL,用IDL的解析器,如midl.exe可自动生成目标语言的代码(想法往往是美好的,但是好像没有什么人会生成其他语言吧……)

COM其实是个很庞大的体系,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说,如引用计数、Invoke、RPC之类的,但是基本的思想就是上面我说的这样了。



作者:Froser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9433640/answer/116028598
来源:知乎